充血性心力衰竭是指心脏工作能力(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)下降,即心排量绝对或相对不足,不能满足全身组织代谢需要的病理状态,是儿童时期危重症之一。小儿时期心力衰竭以一岁以内发病率最高,尤以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者最多见,亦可继发于缺血性心脏病或原发性心肌病如病毒性心肌炎、川崎病、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等;其他病因还包括风湿性心脏病、急性肾炎、贫血、营养不良、电解质紊乱、严重感染等。
[护理常规]
1.严密观察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
1)心力衰竭代偿期:婴幼儿有无喂养困难、体重增长缓慢、易出汗;年长而厌食,乏力,脉搏细弱等。
2)心力衰竭突然加重:如安静时心率增快,婴儿大>180次/分,幼儿>160次/分,不能用发热和缺氧解释;有无发绀的突然加重,安静时呼吸达60次/分以上;肝脏有无在短时间内较前增大,而不能以横隔下移等原因解释;突然出现奔马律;突然烦躁不安、面色苍白和发灰;有无尿量减少。
2.用强心利尿剂的患儿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
1)洋地黄中毒的临床表现:心律失常如房室传导阻滞、恶心呕吐等胃肠道症状,嗜睡头昏等神经系统症状。
2)利尿剂的不良反应:水电解质紊乱的表现,如低钾高钾,低钙等。
3.准确对患儿的心功能作出评价心力衰竭以一岁以内发病率最高,尤以先天性心脏病引起者最多见,亦可继发于缺血性心脏病或原发性心肌病如病毒性心肌炎、川崎病、心内膜弹性纤维增生症等;其他病因还包括风湿性心脏病、急性肾炎、贫血、营养不良、电解质紊乱、严重感染等。症、重度贫血、病毒性心肌炎等需及时治疗原发病。
1.减轻心脏负荷
1)休息:婴幼儿应充分休息以储存能量便于喂养,各种护理操作应集中,减少对患儿的打扰。鼓励家长陪伴在患儿身边,经常抱抱摇摇患儿,使他们安然入睡。尽量避免婴幼儿长时间烦躁哭闹,必要时遵医嘱使用镇静剂。合理安排年长儿的日常生活,休息原则以心里衰竭程度而定,二级心功能可起床活动,增加休息时间,三级心功能患儿应当限制活动、延长卧床休息时间;四级心功能应绝对卧床休息。
2)营养与喂养:合理安排患儿饮食,进宜消化、清淡饮食;婴幼儿按需喂养,因喂养时患儿容易疲劳,可每3小时少量喂养;必要时鼻饲喂养以增加能量的摄入。控制水、盐摄入,根据心力衰竭程度给予低盐饮食或无盐饮食,婴幼儿可选用低钠配方奶粉。
3)保持大便通畅:鼓励患儿多进食蔬菜水果,避免用力大便,必要时给与开塞露通便。
4)年长儿解释心电监护、氧疗和药物治疗等治疗措施,以减少因疾病和一些治疗引起的焦虑,保持期情绪稳定。
2 氧疗护理:呼吸困难、发绀、低氧血症者遵医嘱给予吸氧;急性肺水肿发生时湿化瓶内加入20%~30%乙醇,每次10~20分钟,间歇吸入。
3 用药护理
洋地黄制剂:
1)用药前需了解患儿心、肾功能,是否使用利尿剂,有无电解质紊乱,了解患儿2~3周内洋的黄使用情况。
2)按剂量按时给药,使用前测脉搏决定是否用药,当心率新生儿<124次/分,婴儿<100次/每分,幼儿<80次/分,学龄儿<60次/分,或心率较上次给药时有明显下降,则暂停给药,应通知医生。
3)钙剂与洋地黄有协同作用,应避免同时使用;必须使用时,两者应间隔4~6小时。
4)记录强心药物记录单,包括患儿用药时间、剂量,用药时的心率、心律、呼吸,患儿反应及全身情况,观察有无洋地黄毒性反应,如出现反应应先停服洋地黄,并及时通知医生采取相应措施。5)注意观察洋地黄的疗效:心率减慢,气促改善,肝脏缩小,尿量增加,安静,情绪稳定。若心力衰竭症状无减轻反而加重,应与医生联系。
利尿剂:
1)掌握用药时间,尽量在早晨及上午给药,避免夜间尿量过多而影响休息。
2)观察药物疗效:注意水肿体征的变化,每日测量体重,记出入液量;长期使用利尿剂的患儿应注意心率、心律及电解质变化,尤其是低钾表现。
3)用药期间鼓励患儿进食含钾丰富的食物如牛奶、豆类、柑橘等。
4. 监测体温变化:高温是感染的信号,应及时向医生汇报,以便及时处理;低温可采用加盖毯子或使用远红外加热器。
5. 皮肤:应经常变换水肿患儿的体位或使用气垫床,避免患儿皮肤破损。骶尾部的皮肤要特别注意有无因受压而导致的发红,避免压疮发生。
6. 防止感染:呼吸道感染可加重心力衰竭,应谢绝有呼吸道感染的人员接触,并将患儿置于非感染房间。各项操作前后勤洗手,严格执行无菌操作,防止院内交叉感染。
健康教育
1. 向患儿及家长介绍有关心力衰竭的知识、诱发因素及防治措施。
2.帮助患儿及其家长制定合理的生活作息制度、选择合理的饮食,减轻其焦虑和恐惧。
3.教会家长及年长儿自我监测脉搏的方法。
4.使家长掌握患儿所用药物的名称、剂量、给药时间、方法、常见的不良反应。
5、教会父母心肺复苏的知识及技能。